第4章 劳动创造幸福

  

  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启蒙老师,教给我们各种实践知识。劳动创造人、塑造人。在劳动中,人们学会了遵守纪律、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开始实践运用,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不断的劳动,人类才能逐渐地拥有一门技能,才能掌握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所需要的本领。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法则,是人类的本能,只有通过劳动,人类才能推动社会和民族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要想生存,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得到无尽的快乐,理解人生的真谛,从而创造美好的生活。

  有人把劳动当作负担和惩罚,但是,劳动是光荣的,是值得尊重的,没有了劳动,就没有了这个世界。劳动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与光荣,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文明,如果没有了劳动,这个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

  好逸恶劳是万恶之首,而劳动是幸福之源。就像灰尘会腐蚀铁器一般,懒惰也会吞噬人的心灵,甚至可以毁掉整个民族。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人后,亲眼目睹了这个民族糜烂的生活方式。他发现,波斯人十分厌恶劳动,只想享受舒适的生活,满足自己的欲望。看到这种状况,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还有什么能比好逸恶劳和贪图享受的危害更大,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呢?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更为高尚的行为了。”

  古罗马皇帝塞维鲁,一生驰骋疆场,曾亲自率领部队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不列颠。当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时,得知驻守在格兰片地区的陆军部队缺乏良好的秩序时,心中十分不安,他决定用这件事来向该军团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严肃纪律。塞维鲁给士兵们下达的最后一个命令就是“绝对不可以放弃劳动”。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让罗马大军生机蓬勃,立下赫赫战功,赢得无穷的威望。

  在远古时期,即使是最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都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从事不同的农活,代表着不同的身份,不论什么劳动都是尊贵和高尚的体现,古代的意大利就是这样。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一个人做什么样的农活都不是随意定的,各种农活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如果赐给立下战功的将军和凯旋的士兵们耕地,他们会感到无比荣耀。他们在农夫的指导下,心满意足地亲自扶犁掌耙,黑色的泥土像浪花一样在犁铧下翻滚,此时,他们会感到快乐无比。不幸的是,后来,统治者大量使用奴隶,人们渐渐地觉得劳动(尤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是一种奴颜婢膝的行为。当懒惰与奢华之风席卷罗马统治阶层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灭亡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懒惰可能是人类最难抵御的一种不良习性。曾经有个外国人游历了世界各地,见多识广,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当盖尼问他,各民族间最大的共性是什么,这位外国人不假思索地用不大流畅的英语答道:“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好逸恶劳。”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在现实生活中,好逸恶劳的劣根性深深扎根于人的灵魂之中,所以英国哲学家穆勒认为,人们无形中受到了这种本性的奴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毁灭其他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和平,采取强制力量来克服人民的惰性成为历史的必然,于是专制政府便应运而生。

  不管是个人还是民族,懒惰都会让其不断堕落甚至最终毁灭。懒惰历来臭名昭著,它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让人们不愿意付出一点辛劳,从而也失去了战胜那些可以战胜的困难的机会;懒惰会成为人的一种精神负担和累赘,让人整日游荡,抑郁痛苦,对社会毫无用处;人一旦拥有了惰性,就永远走不出失败的牢笼,只能一辈子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成功只会青睐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

  伯顿是英国的圣公会牧师、学者及著名作家,他的大作《忧郁的剖析》,内容十分深奥、风趣,阐述了伯顿许多精辟独到的论断。他指出:“精神不振、抑郁沮丧与懒惰、无所事事密不可分。懒惰就像鸦片一样,侵蚀着人们的肉体,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万恶因它而起,邪恶因它蔓延滋生;在七宗罪中,懒惰是恶棍们的靠垫和枕头,统治着魔鬼们的灵魂……就连一条懒惰污秽的狗,人们都会唾弃它,更何况是一个懒惰的人呢?心灵的空虚比肉体的耗损更可怕,再聪明的人也会因懒惰而无可救药,最终屈服于邪恶,丧尽天良,成为一切恶行的始作俑者。此时,劳动和勤劳无足轻重,恶魔掌控一切,他们的灵魂就像一潭死水,各种寄生虫和肮脏的爬虫疯狂地滋生,人的心灵被那些邪恶的、肮脏的想法污染毒化了。因此,我敢说:无论男女,无论贫富贵贱,心灵一旦被懒惰的恶神所占据,那么,他们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他们永远不会拥有朋友,也不会拥有幸福和快乐的人生。就算是满足了他们的一切欲望,懒惰、游手好闲的他们也只会想得到得更多,因此,他们总是疲惫不堪,苦恼厌烦,疾病缠身,悲观叹息,仇视一切,他们的心中充满黑暗,希望自己能够早点离开这个世界,希望自己的灵魂在飞上天堂的同时,化解心中恐怖的幻影,求得内心的平静。”

  关于类似的问题,《忧郁的剖析》作了大量的论述,本书的结束语充分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伯顿在该书的最后说道:“有一条你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绝对不能让自己坠入懒惰、孤独和寂寞的深渊,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寄托和归宿,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否则,你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记住:千万不可懒惰,更不可精神萎靡。”

  有些人虽然整日游荡、无所事事,但脑袋瓜却不停地运转,总是思考着如何不劳而获,如何得到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像肥沃的稻田如果没有稻子生长的话,就一定会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的人的脑子中就蔓延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懒惰这个恶魔是见不得光的,它总是生长在那些头脑中长满“思想杂草”的懦夫的灵魂中,不断地折磨着他们:“我们是正义之神派遣的恶魔,就是来折磨你们这些懒惰、无所事事的人的。”

  那些思想麻木、四体不勤的人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幸福只会降临在那些付出辛勤劳动和晶莹汗水的人身上。懒惰会使人精神沮丧抑郁,心灵没有寄托。劳动才是健康和幸福的源泉。尽管劳动可能让我们的身体精疲力竭,但同时我们的精神在劳动中日益充实。所以,一位智者将劳动视为治疗人们身心疾病的最有效的药物。马歇尔·霍尔博士认为“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更空虚、更无聊了”。美因兹的一位大主教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可以比作一个磨盘,如果放进麦子去,它会磨出面粉;如果不放上麦子,虽然磨盘照常运转,但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反而磨损了自己。”

  游手好闲、不肯吃苦的人,总会用各种漂亮的借口为自己开脱。“路上有狮子”,“这山太险峻了!”或者“别白费力气了,我试过多少次了,根本不可能成功。”塞缪尔·罗米利先生曾驳斥过这些诡辩,他给一位年轻人写信说:“我要非常严肃地批评你的懒惰行为,你总是说自己太忙,其实,那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你就是不肯埋头苦干。你认为谁都可以干好自己能干的事情。如果没有干好,说明他没有这个能力。你写不出文章是你不会写,而不是你不愿意写。你对某一行没有兴趣,说明你没有这方面的才干。这就是你的逻辑,看起来天衣无缝!如果大家都接受了你的这个逻辑,那将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啊。”

  毋庸置疑,只有懦夫才会不想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想拥有成功。人们只有在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之后,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这种事物的美好和价值,才会更加珍惜它,并享受这个过程中的无穷乐趣。就算是一份很平常的悠闲,如果不是劳动所得,也就不是真正的悠闲。任何东西的获得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没有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你就不配享用它。

  紧张劳作之后,稍微休息一下,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工作,只有这样不断地循环,休憩和悠闲才能显示出价值。纯粹的休息或无所事事,只能使人空虚郁闷、寂寞无聊。就像暴饮暴食之后,人会感到十分难受,过度的悠闲对于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好处。无论是无所事事的富人,还是游手好闲的穷人,他们都一样过着空虚寂寞、抑郁苦闷的日子。一个人一旦脱离了劳动,就会错过感受幸福的机会。有一位40多岁的乞丐,总感到精神空虚,最后在法国的布尔热监狱呆了8年。他在自己的身上纹了这样一句话:“过去欺骗了我;现在折磨着我;未来还会恐吓我。”也许,这句话说出了天底下所有好逸恶劳者的心声吧。

  在社会生活中,辛勤劳动这条法则适用于每个成员,不管处于何种阶层,不管身份地位高低,也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有,都没有理由不参加劳动。只有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应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不应该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别人劳动的基础之上。任何心存良知、道德高尚的人都会对这种白吃白喝、不劳而获嗤之以鼻。好逸恶劳和一无是处既不值得尊重,也不应该成为人们的特权。虽然人的本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因素,但是这与真正的荣耀和尊贵是格格不入的,也是有良知的人所憎恶的。

  1869年,斯但利勋爵就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时,在就职典礼上做了感人至深的演讲:“一个人如果终日无所事事,无论他怎么和蔼可亲,心地善良,值得尊重,他都永远不会、也永远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没有劳动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出来,从你做的事情中能看出你的为人。热爱工作,尊重劳动,就可以保持良好品德,抵御各种卑劣腐朽思想的侵蚀。更重要的是,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会使自己摆脱自私自利所带来的无穷烦恼和纷杂琐碎的焦虑困扰。有人觉得,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就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摆脱各种烦恼和不幸。但实践证明,无论是谁,都无法摆脱烦恼和辛苦的劳动,劳动就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命运之神……总想躲避烦恼的人,烦恼和忧愁却总会不请自来。懒惰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复杂的劳动,尽量做轻松简单的事情,但在公平的上帝面前,这些轻松、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同样困难。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管别人死活的人,或早或晚,都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不想承担责任的懦夫,他们不崇尚有利于公众的高贵人格,只听从于私欲、卑劣和庸俗的念头,因此上帝对他们也不会讲情面。其实,他们本可以投身到有益的事业中,但却由于私心杂念过于膨胀,心智白白浪费在琐屑卑鄙的幻想中。”

  即使从纯粹的个人享乐的角度来看,从事适当的劳动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不劳动就没有权力享受劳动的成果。斯科特先生说:“在为别人劳动的时候,我们能够安然入睡,在艰苦的劳动中,我们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其实,谁都想拥有闲暇的时光,但必须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得到才有意义,否则就不会拥有真正的乐趣。拥有劳动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死亡;但更多的人是死于纵欲过度或无所事事。有些人因为没有注意适当的休息而使自己体力透支,因过度劳累而导致自己的身体垮掉,这就如同是杀鸡取卵,是很不明智的。斯坦利伯爵在演讲中提出的置疑很有道理:劳逸结合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吗?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以他活了多大岁数为标准来衡量的,只有愚蠢的人才会认为活得越久,生命的意义越大。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作所为才是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所做的事情越有意义,付出的精力就越大,他的生活就越充实,生命才更有意义。一辈子只沉溺于吃喝玩乐、虚度年华的酒囊饭袋中,就算长命百岁,人生也没有什么意义。

  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圣·保罗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一直为自己能够自食其力而感到自豪。垒·波尼法斯带着福音书到达英国时,靠木匠手艺养活自己。后来,他又辗转到了德国,照样以木工手艺为生。路德也是如此。他的一生曾做过多种活计,像园艺、建筑、车工工艺和钟表制造等等。纽伦堡男修道院的一位院长还送给他一套车工工具。在给这位修道院院长的信中,路德说:“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钟表制造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些总是醉醺醺的撒克逊人只懂得喝酒,根本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更不会自找麻烦地去关心钟表或者钟表制造商。与他们相比,我更懂得时间的宝贵。”无论干什么,路德都非常勤勉,他总是凭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每当看到优秀的机械工业制品时,拿破仑总会对那些发明家怀有深深的敬意,临走时,他常常以鞠躬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有一次,他与巴贡贝夫人在圣赫勒拿岛参观时,迎面走来了一帮挑着满袋子货物的佣人。这位高贵的夫人认为他们挡住了道路,非常生气,命令他们赶快走开。拿破仑马上插话道:“夫人,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挑夫。”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他所从事的劳动有益于社会,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值得我们去尊重。中国有句古话:“要是男人不耕田,女人不纺纱,那么,人们就一定会挨饿受冻。”

  其实,持续有规律地从事有益于身心的劳动不仅益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陶冶心情。如果没有了劳动,人们就会百无聊赖,精神不振,会头昏眼花,神志不清,时间久了,甚至会陷入癫狂之中。卡罗林·伯瑟斯用心良苦地提醒刚结婚的女儿路易莎,千万不要向懒惰和无聊妥协。她说:“当孩子们不在身边时,我感到自己就像白天的猫头鹰一样昏昏沉沉,单调乏味。年轻的妻子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之中。你要努力工作,当一个人兴趣盎然地去劳动时,快乐自然就会来临,无聊和单调就会逃之夭夭。就像你祖父告诉我的一样,懒惰是恶魔设置的陷阱,谁掉入这个陷阱中,谁就落到了恶魔的手里,成为它的俘虏。”

  从事一项固定的有益的职业会有很多的好处,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懒惰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天长日久,一些潜在的良好本性便白白浪费,消失殆尽。而充满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人,总是会神采奕奕,精力充沛,能够勤奋地工作,愉快地休息,劳动休闲两不误。同时,他们无形而强大的道德力量又会感染周围的人,带动他们不停地努力工作。工作永远强于无所事事。

  弗兰西斯·德拉克年轻时做过海员,老板对他要求极为严格,告诫他时刻都要认真地工作,这使他受益匪浅。英国著名学者、传教士席勒在谈到德拉克先生时说:“他年轻时经历的严格训练,使他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人格,也使他身体更加强壮,意志更加坚定。”席勒的成功也得益于过去从事的日常机械性的车间工作,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总是得意洋洋,他说,正是这种按部就班的机械性工作,使他养成了勤奋、专注等良好习性,并让他终身受益。

  法国著名画家格勒兹认为,劳动,从事各种有益的劳动,是人类幸福的秘诀。很多伟人的亲身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真理。卡佐本是法国新教神学家、古典学者。有一次,在朋友的一再恳劝之下,他停止了工作,决定彻底地放松几天。可是很快,他就享受不了这份清闲,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忍受病痛工作也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坐看时间流逝真是太令人痛苦了。”

  查尔斯·兰博曾在东印度公司担任文书工作,工作十分枯燥,他对这个工作非常地厌恶。后来,他从这种无聊的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就像是虎归深山、龙归大海,此时,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兰博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再也不想回到那个牢笼里了,为了一万英镑我干了10年,真是得不偿失。”兰博还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给伯纳德·伯顿写信说:“我几乎静不下心来给你写信,告诉你,我终于自由了!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我将自由度过以后的50年……如果你想要的话,我甚至可以把一些闲暇时间卖给你!我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其次,才是有一个好的工作。”就这样,兰博度过了两年光阴,漫长乏味的两年把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他才发现,当初他没有意识到,那些乏味的文书工作其实也给他带来了欢乐。以前,时间是他的朋友,可现在,时光成了他的敌人。

  后来,他在给伯纳德的信中写道:“我现在才知道,无所事事比过度劳累还要可怕,一个人无所事事,就会无端烦躁,对健康不利,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上帝不会眷顾无所事事的人。目前我能做的,也是做得最多的,就是闲逛。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浪费光阴的杀手,神灵大概再也不会给我启示了。”

  司各脱大概是最懂得勤奋和专心致志工作的代表性人物了,他一生勤勉、笔耕不辍。正如洛克哈特所说,即使从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领袖人物和文学天才中寻找,也找不出几个能像司各脱这样勤恳劳作、不知疲倦的人了。司各脱常常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们,告诉他们一定要勤奋,因为勤奋是通向幸福和成功的阶梯。儿子查尔斯上学时,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必须三番五次地告诉你:上帝要求每个人都劳动,只有劳动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否则你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农夫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甘甜的面包,富翁只有劳动才能摆脱自己的倦怠……众所周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劳动就不会有收获。当然,我并不否认各种各样的机缘和偶然因素,比如,农夫的劳动成果可能被别人掠夺;但不管怎样,别人是无法掠夺他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自己才能享用。亲爱的孩子,时间对你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好好利用时间,广泛吸取知识,积累财富,不断取得进步。你现在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头脑灵活、可塑性强,是接受知识的最好时期,容易积累知识,这是你取之不尽的财富。如果你虚度了这段宝贵的时光,将来会后悔莫及。中国有句古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没有春天的播种,就没有秋天的收获。青年时期逝而不返,浪费了这段时光,你就难以有所成就,到了老年时没人尊重,只能独自伤悲了。”

  同司各脱一样,塞西也是一位十分勤勉的人,工作、劳动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岁时,他曾写道:“我已经19岁了!我已经虚度了生命的1/4,可能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可到现在,我仍然一事无成,对社会没有一点贡献,真是让人惭愧。就算是帮农夫驱赶乌鸦的人,每天还可以得到两个便士,我却只能做一个寄生虫,在这里白吃白喝,没有为社会做半点贡献。”实际上,塞西非常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英国著作,还通过翻译结识了塔索、阿里奥·斯托马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等著名文学大师。可是,他还是觉得生活漫无目的,因此希望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从那时起,他就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文学事业中,并不断取得进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博览群书,但更加贫穷;我一无所有,但我更加自豪;我无比自豪,但我更加幸福快乐。”

  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往往体现在他的座右铭上。司各脱最喜欢的格言是“要永远保持奋斗的状态”;苏格兰历史学家罗伯逊最钟爱的格言是“知识使生活丰富多彩”;伏尔泰的人生格言是“工作必不可少”;自然学家拉西比德和普林尼最喜爱的格言是“生活离不开观察”;波舒衷读大学时非常勤奋,同学们经常拿他的名字开玩笑,说他是“只会低头耕地的公牛”;瑞典诗人斯杰伯戈和弗里德里克·冯·哈登堡分别用Vita-tis和Noratis作为自己的名字,这两个笔名的意思都是人生如战争,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体现了他们的伟大抱负。

  劳动能够训练人的处事能力,也能够培养出严格的纪律,所以劳动是品格的老师。虽然有时劳动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的结果,但劳动这一过程却活跃了人的思维,增强了人们的组织纪律性,并使人们养成互相合作的习惯。所以,无论如何,劳动总比无所事事强。在形成劳动习惯后,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学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能,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并不断地进行思考,会形成处事不惊的能力。知道了劳动的辛劳,才能真正享受到休息的快乐和幸福。

  柯勒律治的话意义深刻:“无所事事的懒惰之人是在谋杀时间,而那些办事有条不紊的人却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而是根据道德良心来安排和利用时间,赋予时间以灵魂和生命。如果浪费了时间,他们就会像对不起朋友一样感到内心愧疚不安。如果他是一个尽心尽责的仆人,他会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时间,并充分地加以利用。仆人总归是仆人,可以说他生活在时间中,却没有真正认识时间,没有真正与时光同在。他的一生,就像准时的班车一样,但他却没有认真地考虑时间的价值。”

  生活实践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它是人类品格形成的最好的老师。在处理日常事物时,人们通过与其他人的积极和谐的接触,慢慢体会,从而获得最好的工作方法。小事情中有大道理,不管是经营一个小家庭还是治理一个大国家,道理是相同的,因此,在经营一个小家庭时,也可以发现或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大道理。上文中我们曾谈到能力超群的家庭主妇首先必须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善于处理家庭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她们精打细算,条理分明,处事得当。具有了勤奋自律、高瞻远瞩、谨慎细心、讲求效率等才能,才能实现高效率的家庭管理,这些也是从事其他任何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实际上,人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这种驾驭世事的能力。人要想立足社会,获得生存,就必须拥有这些基本能力。不论是在家庭管理、职业训练、商业和贸易往来中,还是在社会组织或政府工作中,培养这种能力至关重要。《玻尔·莫尔公报》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工作中,正常友好地与人交往,这些都会提高我们的智力和应变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认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随时保持乐观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而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在从事自己的事业时,都不能全然不顾日常事务。在处理这些琐碎事务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培养出专心致志、自我克制的能力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复杂问题。而且,人们还要培养自己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自我牺牲、善于同情体谅他人的好品性,并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识别力和机敏程度。”

  要想真正享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因为人的智慧和个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脱离社会生活,只知道埋头苦思冥想,无法增长才干,也无法形成宽容的人格。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经过仔细地观察和不断地实践才能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特洛楚将军说:“要想成为一位好铁匠,就要不停地去锤炼;要想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就必须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去实践。”

  司各脱非常敬佩那些管理日常事务的各种能人。他当众声称,普通的劳动者和那些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包括一流的领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是分工不同罢了。

  那些伟大的统帅、将军非常谨慎小心,周密地处理每件细小的事情。威灵顿任西班牙联军总指挥时,他甚至指导士兵们应如何做饭。在印度作战时,他详细规定了小公牛每天必须走的路程。有关威灵顿在印度战役的作战情况公布于世后,一位朋友问他:“勋爵,我觉得你在印度做的事主要就是如何弄稻米和公牛嘛!”威灵顿说:“有了稻米和公牛,我就有了人,有了人才能战胜敌人。”他精确的筹划、严谨的态度,使得部队作风过硬、作战勇敢。在士兵的心中,他既令人敬畏、佩服,又让人感觉忠诚、友好。

  许多伟大的人物都具有非同寻常的胆识和超人的才智。当拿破仑的猛将朱诺率领法国军队来到门迪戈河岸时,威灵顿仍然在驻扎在该河河口的营帐中,准备有关作战计划。凯撒率领部队横过阿尔卑斯山时,已经完成了一篇关于拉丁修辞学的论文。罗马帝国的统帅华伦斯坦率领6万人马与敌军作战时,部队的禽畜生了病,他镇定地在司令部里下达了救治这些禽畜的命令。

  华盛顿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少年时代,他就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计划地处理事务的能力。13岁的时候,他就抄了许多账单,包括各种收条、兑换间、合同、契据和土地租赁证书等,每一份都抄写得工工整整,一目了然。这种早期获得的严肃认真的习惯,为他后来处理复杂的军国大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一件传世的艺术作品背后,都包含了艺术家无数的艰辛;每本著作都要经过作家几番痛苦的思考;每场战役的胜利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同样,每个成功人物的背后都有着无限的奋斗。虽然我们看不到管理家、行政人员流血牺牲,但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并不见得少,他们也同样的出色。他们也必须经历艰难困苦,做出巨大牺牲才能赢得胜利。

  有人认为,天才人物不用关心这些日常生活琐事,也不用培训日常生活能力。从马里亚·埃及沃斯在《R.L.埃及沃斯回忆录》中,我们知道比克纳尔先生平凡而受人尊重,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妻子著有《桑福德和莫顿》一书,可能我们对他还一无所知。事实上,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极为勤劳,他们尊重劳动,满腔热情地认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屑,有时甚至是一些被认为卑贱的小事。他们不但比平常人更为努力,而且通过处理这些琐屑的事情,他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任何传世之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期积累和艰苦劳动才能取得的。做不了小事的人必定也做不了大事情,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才能和本领只属于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只会青睐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好逸恶劳的人肯定是无能之辈。所以,只有辛勤努力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统治者。每一个声名显赫的政治家都是埋头苦干的实干家。路易十四认为“国王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治理好国家”。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克拉伦登在谈到英国国会领袖之一、税务专家汉普登时说:“他是一个极为勤勉的人,再辛苦再繁重的工作也压不垮他。他总是勇挑重担,顽强地完成任务,从来不马虎懒散。”汉普登从来没有抱怨过繁重的工作。有一次,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辛勤工作就是我的生活,多年来,我竭尽所能的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君王劳碌奔波,不敢稍有懈怠……可是我却没有时间为自己的父母尽孝,甚至没有时间给您写信。”其实,英伦三岛共和国的所有政治家都具有为公众利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精神,克拉伦登就是其中之一,他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勤勤恳恳,坚持不懈,不知疲倦。

  古往今来,许多杰出人物在工作时都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甚至随时准备为事业和理想献身。在废除谷物法的运动中,英国政治家、下院议员科布登在给朋友的信中称自己是“一匹狂奔不已的马,片刻都不能休息。”布莱汉姆勋爵更是工作起来不要命,他对工作充满无限热情,不管什么事情,都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非常令人感动。帕默斯顿勋爵同样如此,尽管年岁已大,但工作起来热情高涨,与年轻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他还一直保持着风趣幽默的工作特色,对他而言,工作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总是说:“在办公室里,一有工作要做,我就会感到无限欣慰。工作让我身体硬朗,生活充实。”爱尔维修甚至认为,人们变得高傲和残忍,是因为空虚、无聊。只有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使人们走出无聊和空虚,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的事业中。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充分与周围事物接触,加强与人的交往,这些会让人活力四射,而且能增长才干,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不论哪个领域的工作,如行政管理、文学创作、科研、艺术等,都必须具备起码的纪律观念。很多写出传世之作的人,都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另外,时间观念对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很必需的。工作讲求效率、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才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英国的许多早期作家都是务实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学训练,那时也不存在什么文学家阶层,当然,那些专职神职人员,如牧师、祭司、布道者除外。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在一个小海关当审计员,他的工作十分繁忙,必须用手详细地记下每一笔往来的详细账目,而且不能出一点错。只有在海关处理完这些账目后,他才能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小房子里来,看自己喜爱的书,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直到读得头昏眼花,思维麻木,他才上床休息。

  女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社会生活粗俗腐败,只讲求物质利益。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当时的很多伟大的作家,并不是什么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工作者,只不过是些实业家、生意人。斯宾塞当时担任爱尔兰代理勋爵的秘书;大作家罗利先后当过朝廷侍臣、士兵;培根先是一名普通的律师,后来成为国王的掌玺者和国王的大法官;布朗曾在诺里奇当过医生;胡克曾经是一个乡村牧师;莎士比亚曾经是一个小戏院的老板,并充当着无关紧要的小演员,当时,他对文学创作并没有多大兴趣,一心只想投资赚钱。无论何时,那些最为突出的伟大作家们都是一些十分勤劳的干实事的人。伊丽莎白时代和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英国的实业极为发达,因此文学事业也极为辉煌,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文学作品。

  在查理一世时期,考利深得信任,担任过多种官职。他当过几个皇室领袖的私人秘书,也曾给女皇当过私人秘书,负责把女皇与查理一世之间的通信编成密码,并进行解密。这项工作很繁重,不但白天干,晚上还要加班加点,他就这样一直干了好多年。与考利同时,弥尔顿也在英伦三岛的共和国任职,他先是做拉丁文秘书,后来又成为国王的秘书。弥尔顿年轻时,还做过地位低下的老师。约翰逊博士说:“不管是在学校当老师,还是后来做其他工作,弥尔顿都十分勤奋努力,这一点毫无异议。”王政复辟之后,弥尔顿结束了宦海生涯,全心全意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他总是说:伟大的文学创作,必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认真阅读、反复思考、慎加选择、仔细观察”,提高对材料的洞察力和辨别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很多文学大师有着同样的经历。事实上,许多的实际工作看起来好像与文学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二者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许多科学发明和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伏尔泰一贯认为:文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当客观的现实生活与主观的抽象思维相结合时,当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生活相结合时,两者才能达到完美状态,发明、创造和不断前进,才成为可能。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很难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东西。

  因此,很多名垂青史的不朽之作,不是由职业文学家创作出来的,而是由各行各业的实业家创作的。也许,文学并不是一个干实业的人的本行,只是他们的一种娱乐和消遣,因此,文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因为生活太单调、太贫乏反而写不出东西来。

  《季刊》的总编吉福德认为,靠单纯的文学创作来谋生是无聊、乏味和辛苦的,“全身心工作一天后的一小时的创作,其效率远高于整天埋头苦思冥想去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使人的思维活跃,才思敏捷,此时,写作是一种享受;如果只埋头苦干,胡思乱想,就会感到无从下笔,即使写出什么东西,也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柯勒律治对此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职业者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更不要说成为什么天才了。其实很多的工作并不复杂,只需要普通人的心智、健康和努力就可以出色地完成。其实,天才是在平凡中造就的,只要人们在有规律的工作中,正常发挥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合理地开发和运用自己的智力,就能出色的甚至超常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然后,让自己真正地休息3个小时,忘情地娱乐,此时的欢乐要远胜于几个星期艰苦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带来的欢乐,这样的劳动成果和快乐才是无价的……”

  意大利早期的许多伟大文学家,并不是专业作家,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实业家,包括政治家、外交家、法官、士兵和商人等。《佛罗伦萨史》的作者维兰尼,曾经是一位地道的商人;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都任过不同级别的大使职务;但丁年轻时曾是药剂师;伽利略、伽凡尼都做过医生;哥尔多尼是律师,后来成为意大利现实主义喜剧奠基人。

  意大利著名诗人阿里奥斯托也是经营管理的能手,他的实干才能绝对不亚于他的创作才能。父亲去世后,他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开始经营家业。他有着过人的经营、管理才能,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杰出才能很快得到别人的赏识,他被派往罗马和其他许多地方担任要职。后来,他被派到一个有名的暴乱地区做总督。在这期间,阿里奥斯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管理方式扭转了当地的风气,社会秩序良好,社会安定,就连那些地痞流氓也对他怀有敬意。一天,他在树林中遭到歹徒绑架。当听到这人是阿里奥斯托时,歹徒立即答应将他护送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瑞士法学家维泰尔著有《万国法》一书,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和杰出的商人;《巨人传》的作者拉伯雷是法国作家、人文主义者,他曾经是一位医生和小有成就的律师;席勒做外科医生;塞万提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德拉巴卡尔、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笛卡尔等人,在年轻时都当过兵。

  在英国,许多知名作家都在经商,今天的人们只是知道他们留下来的大作,却不知道他们的谋生方式。利洛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布尔特利从事的珠宝加工和制作上,只是在业余时间写作,创作了很多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戏剧作品;英国作家沃尔顿·伊沙克是舰队街的亚麻布商,他只在业余时间才读书,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作家笛·福曾是马匹代理商、砖瓦制造商、商店管理员和政治家。

  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森也把做生意和搞文学创作完美地结合起来。他在舰队街的索尔兹伯里大楼经营生意,在商店后边的房子里从事写作,再把写出来的小说放在前面商店的柜台上出售。他的书信体小说《帕美勒》被公认为英国的第一部小说,对18世纪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伯明翰的威廉·哈顿,也把做生意和搞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在自传中说他活了50多年,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拜读了大作《伯明翰史》之后,人们可以告诉他,他是一位古文物收藏家;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印刷工和书商,还是一位著名作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谢菲尔德的艾略特是一位出色的条型铁经营商,不过,他在业余时间里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在当今诗坛上赫赫有名。他非常精明,用自己的辛劳所得在乡下建起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并在那里安享晚年。《激情的历史》的作者伊沙克·泰勒,曾在曼彻斯特棉布印花厂从事雕刻印模的工作。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担任过东印度公司的首席检察官,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很多著作;《我的荒芜世界》一书的作者英国女作家麦考利,曾担任过战地记者;大名鼎鼎的荷尔普斯先生,在做生意的间隙中写出了那些充满智慧的著作。很多当代的作家,如亨利·泰勒、约翰·凯伊、安东尼·特洛普、汤姆·泰勒、马修·阿诺德和塞缪尔·沃伦等等,都身兼要职。

  以笔名“巴里·康沃尔”闻名的诗人伯洛克特先生,其实还是一位律师。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由于担心发表的文章或书籍可能威胁到他们的职业,巴利斯博士发表作品时,常常用匿名或笔名。这种轻视文人的社会风气,使得很多作家不得不身兼多职,夏龙·杜纳,不仅是一位十分杰出的历史学家,而且是一位出名的律师。《被拒绝的演说》的作者贺拉斯和詹姆斯·史密斯是两兄弟,工作能力突出,被推举出任职位显赫而又待遇优厚的海事法庭律师,兄弟俩不负众望,将工作干得十分出色。

  布罗德里普先生担任伦敦警务署律师期间,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研究,并创作了几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如《动物的娱乐》和《从一个博物学家的笔记本看世界》等。另外,他还给好几家刊物写稿。在学术研究之余,他还花费心血去研究动物,成立了一个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动物协会。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本职工作,也没有招来别人的非议。他不仅沉湎于自然科学,同时还喜好摄影和研究,并成为这两方面的一流专家。

  很多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是银行家或高级银行职员,如《回忆的乐趣》作者罗杰斯;《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作者罗克;《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作者李嘉图;《希腊史》的作者格罗特;《史前时期》和《文明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的作者卢伯克,同时也是博物学家和古文物收藏家;还有谢菲尔德的塞缪尔·伯利,著有大量关于宗教、道德、政治、经济和哲学方面的书。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严格的科学训练也能造就一流的实业家。较好的文化熏陶可以培养勤奋自律的良好习惯,提高实践能力,提供自由空间以及蓬勃活力,而这些是作为一个成功实业家所必需的。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想成就辉煌的事业,必须勤奋钻研、纪律严谨、智慧过人、思维敏捷、胆识超群,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努力学习来获得的。

  蒙田在谈到真正的哲人时说:“如果他们的学识渊博,那他们一定具有伟大的行动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高尚的品质、充实的心灵、伟大的灵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他们的灵魂将得到升华。”

  同时,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个人只是死读书本,时刻处于空想之中,与社会生活无法相互协调,那么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而会生活,会处理实际生活又是另一回事。许多人埋头于书斋,写起文章来洋洋万言,得心应手,但一旦投入实践却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很难被人们接受。所以,思考能力不仅依靠活跃的思维,还要依靠不断的实践,两者要达到和谐的统一。善于思考的人在看问题的时候会深思熟虑,面面俱到,做决定时却容易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行动能力差;反之,注重实践的人则先试先干,做决定时雷厉风行,能够迅速应用于实践,但思考能力差,有时会盲目决断。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风格,各有所长。

  当然,也有许多伟大人物不仅善于思考,而且具有实干能力,做到了学问和生活的统一。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同时还是一位十分杰出的铸币局局长;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也是如此;洪堡兄弟在文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采矿业、外交、治国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布尔在实业方面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曾出任丹麦政府驻非洲领事馆的秘书兼会计,工作认真负责、不负众望,显示出很强的工作能力。之后,他被任命为丹麦国家财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后来,他又辞职出任了柏林一家银行的联合经理。他在繁忙的政务、公务的间隙中,努力研究罗马历史,写出了宏篇巨著《罗马史》。此外,他还先后学习了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和斯拉夫语。后人往往只知道尼布尔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学家,却不知道研究历史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当然,生活中更多的人并没有同时具备两项基本才能,要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要么只会实践不懂得思考。贝利说:“善于思考的人会反复思考,从而得出一套理论体系;积极实践的人会切实行动,从而拥有快速敏锐的行动能力。这两者有着显著的不同,各有所长。无论注重哪一方面,都会使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能力减弱。所以,朝廷中的重臣往往是生活中的稚童。”

  众所周知,拿破仑十分重视有才华的人,尤其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他不仅敬佩科技工作者,还任用科学家来帮他管理政务。在很多情况下,拿破仑是一位敢于和善于重用知识分子的伟大政治家,当然也有用人不当的时候。拉普拉斯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拿破仑曾任命他为内政部长,但很快,拿破仑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来,在谈到这位科学家时,拿破仑说:“拉普拉斯善于进行精密繁琐的学术分析,做什么事情都像做微积分推理一样,按逻辑、按公式来解决。在科学上,是应该如此的,但在处理变幻莫测的政治事务时,这显然并不可取。”多年来,拉普拉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思维方法、行动方式,而且他年事已高,很难再改变,所以,也就无法适应复杂的行政工作了。

  拿破仑任命达鲁就完全不一样了,显然非常成功。达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在拿破仑手下的马塞纳部下任军需管理监督员。同时,他文笔出色,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后来,拿破仑提名他出任政府顾问兼帝国事务总管时,达鲁有些犹豫。他说:“我在书中过了大半辈子,恐怕没有时间再去学怎么当一个朝廷臣子了。”拿破仑笑着说:“我并不缺少出色的臣子。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位乐观开朗、学识渊博、稳重机警的部长,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达鲁接受了拿破仑的任命,出任帝国政府最重要的部长职务。果然,达鲁不负拿破仑所望,干得相当出色,而且他依然保持了谦逊、正直无私的作风。

  热爱工作的人习惯了忙碌的生活,他们一刻也闲不住,决不会让懒惰来支配自己。即使他们因某种原因被迫终止了自己的工作,也会立即去从事其他新的工作,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无聊带来的痛苦。他们会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而那些懒惰的人只会看着时光从指缝中一点点溜走。

  英国玄学派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说:“我没有空暇时间,一直有事可做。”培根说:“毫无疑问,勤奋的人们没有闲暇时间,他们不是不想停下来歇一会儿,而是觉得这种休息纯属多余,除非实在坚持不了了,否则他们不会有点滴的闲暇时光。”从古到今,很多丰功伟绩都是勤奋的人在“业余时间”中创造的,在他们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做点事情总比无所事事要有意义。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兴趣爱好是一种动力,使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情,而且乐此不疲,并从中获得快乐,产生莫名的兴奋感和满足感。罗马皇帝图密善嗜好捕捉苍蝇,马其顿国王喜欢制作灯笼,法国皇帝爱好制锁,这些爱好都还不错。有时,从事一些有压力的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也可以得到宽慰和快乐,工作之余的消遣或休息会冲淡工作的辛劳。幸福和快乐往往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而不在于结果。

  当然,求知欲是最好的兴趣爱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的人,总是在工作之余还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有的人钻研科学,有的人钻研艺术,还会有很多人从事文学创作。这些高雅的业余爱好和消遣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高尚和幸福的人。所以,布莱汉姆勋爵说:“有业余爱好的人是幸运的!”他本人兴趣广泛,个性丰富,研究范围广泛,从文学到光学,从历史传记文学到社会科学,他都有所涉猎。据说,他甚至还写过小说。

  除了布莱汉姆勋爵,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喜欢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并创作出了举世公认的不朽之作。凯撒的《高卢战记》,是在戎马生涯中写下的经典之作;古希腊将领色诺芬的《远征记》、《希腊史》和《回忆苏格拉底》等著作,也是作者在长年的东征西讨的战争生涯中创作的。凯撒和色诺芬的作品,文笔流畅、明晰,风格独特,他们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大师。

  大芬利被解除部长职务之后,被迫隐居。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回忆录》,以便让后人们了解他作为一位声名显赫的政治家的这段历史。不仅如此,他还模仿斯卡德利学派风格进行了浪漫文学的创作,到他临终时,人们才发现了这些文稿。

  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重农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杜尔哥,曾任法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后遭人陷害被解除了职务,赋闲在家后,他重新点燃了少年时对古典文学的热情,致力于文学研究。尽管患有严重的痛风病,他仍在漫漫长夜中,以学习写作拉丁诗来自娱自乐。

  当代许多法国政治家,把文学和政治当作自己的“职业”。著名政治家托克维尔,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当选为制宪会议议员,同时还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而且他同时创作了《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文学作品。梯也尔(1797-1877)曾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著有《法国革命史》、《执政府和帝国史》等。基佐是法国君主立宪派领袖,曾任教育大臣、外交大臣、首相,而且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欧洲文明史》、《法国文明史》等。政治家拉马丁著有诗作《沉思集》。拿破仑三世的著作《凯撒传》,在学院派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伟大的英国政治家也喜爱文学。英国皮特鲁首相离任后,与英国的辉格党下院领袖、外交大臣福克斯一样,潜心钻研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英国联合政府首相格伦维尔认为皮特是最负盛名的希腊文学研究学者。同样,坎宁和韦利尔兹利离任后,都致力于翻译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颂诗和讽刺作品。坎宁酷爱文学,对文学的追求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传记作家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饭后众人在饭桌上聊天,他则和皮特在小客厅的角落里谈论古希腊的文学家。福克斯跟皮特一样,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酷爱者,著有《詹姆斯二世的历史》一书。虽然这本书不够完整,但却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着不容置疑的价值。

  当代政治家中最有才干、最勤奋的人当属乔治·科勒维尔·路易斯先生了。文学既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终身追求。路易斯先生勤奋刻苦、严谨求实,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实干家。他亲手创办济贫理事会,并担任董事长,之后,他担任英国财政大臣、内政大臣、战时秘书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不仅公务出众,而且兴趣广泛,在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和古文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两本传世之作:《古代文明民族的天文学》和《论罗马评议的形成》都显示出了他精深的学问。路易斯还喜欢钻研一些深奥、抽象的问题,并从中感到无穷的快乐和满足。帕默斯顿勋爵怕他耽误公务,多次劝诫他“不要走得太远”。毫无疑问,乔治·路易斯要不是这样钟爱书本,太过劳心费神,也许可以活得更久一些。不管何时何地,除了忙公务之外,他总是沉浸在图书中,不停地阅读、写作和研究。他辞掉《爱丁堡之窗》杂志的总编职务后,就出任了财政大臣;他不是忙于财政预算,就是忙于在大英博物馆中誊写古希腊名家的手稿。

  与乔治·路易斯先生同时,还有许多人在从事繁忙的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从中寻求着乐趣。人的政治生涯总有结束的一天,但文学创作的大门却永远向这些有文学兴趣的政治家们敞开。有许多政治家在政治生活中意见不一、政见背道而驰,可在文学爱好方面却又惊人的一致,比如都喜欢荷马和贺拉斯诗作。德比郡郡长离开政坛后,翻译改编了著名的《伊利亚特》。郡长的许多讲演也许早已被人遗忘,但这本改编本却被人们津津乐道,并将它永存于世。英国自由党领袖格莱斯顿出任首相时,利用闲暇时间写出了著名的《荷马和荷马时代研究》,并编辑出版了《法利利的罗马国家》一书的译本。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迪士雷利先生也在离位之后写出了万世不朽之作《洛泰尔一世》。除此之外,英国首相罗素(1792-1878)也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个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诺曼底侯爵也是一位资深小说家。而利顿勋爵把从政看作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把文学创作当作真正的职业。

  总之,适量的工作和劳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人是一种具有高级智能的动物,由各个身体器官有机结合而成,各个器官只有协调运动才能有助于身心健康。适量的工作会有利于各器官的协调运动,因此,劳动是人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过犹不及,我们反对过量的工作和劳动,因为这样会打破机体的内在平衡,过度支出体力和精力,有损于身心健康。

  从理论上讲,工作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工作的性质和条件不同,也就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使人有浓厚兴趣的工作是幸福快乐的秘密,而单调乏味,让人没有希望的工作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适量的体力劳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适量的脑力劳动不会让人觉得更疲倦,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必须注意,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承受程度来工作、劳动,如果超过了身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像沙盘磨轮一样磨损自己的生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忧虑和损伤;但若无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乐,对身体带来的损耗会比过度劳动对身体的磨损作用还要大。

  当然,过度劳累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再把忧愁和烦恼与过度劳累结合起来,将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毁灭。汽车要在沙粒的磨擦作用下前进,但如果沙粒的磨擦超过限度,轮胎就会被磨破。人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过度劳累和过度焦虑都会影响机体的有效运转。参加任何工作都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身体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提示】点此追书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背景色
直播间
下载APP整本图书免费读 海量图书任你选,快来下载吧!